遂宁升级改造30个农贸市场,民生“菜篮子”旧貌换新颜

2025-06-11 20:02: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李琴芳

改造后的遂宁市河东新区任家渡农贸市场。

四川在线记者 秦勇 遂宁频道 刘益静

“现在买菜像逛超市,绿色蔬菜摆得整整齐齐,电子屏还能看检测数据。”6月11日,遂宁市河东新区任家渡农贸市场内,市民王进一边挑选新鲜蔬菜,一边对改造后的市场环境连声称赞。这个服务5万居民的智慧市场,正是遂宁以法治赋能农贸市场治理的生动范本。

改造后的仁河农贸市场。

这得益于遂宁以立法破题农贸市场治理,实施全省首部农贸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遂宁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改造提升遂宁市中心城区23个老旧农贸市场、新建7个新市场,让民生烟火气装进法治化“菜篮子”。

其实在以前,这23个老旧农贸市场也深陷“成长烦恼”。“多个市场周边‘马路市场’问题突出,既有安全隐患又影响市容,可涉及10多个部门,谁都管却谁都难管到位。”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治理困境,让农贸市场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痛点”。

改造后的仁河农贸市场。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21年,遂宁启动全省首部农贸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地方立法起草、调研、论证、修改,2022年12月2日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条例》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这为破解“九龙治水”提供了法治方案。

伴随《条例》立法保障,遂宁同步制定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治理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建立“1+5+N”工作机制,遂宁市协调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两区三园区主责落实、18个市级部门协同推进。属地政府(园区管委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将农贸市场项目纳入城市更新、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治理、燃气整治等国省专项,投入资金4.3亿元。

改造标准同步升级。遂宁市商务局制定《遂宁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标准》。遂宁市司法局创新组建“红色顾问团”,专业律师驻场化解矛盾纠纷,全程参与管理权转让谈判。

改造后的南津桥农贸市场。

长效管理更需精细功夫。遂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日管控、周检查、月抽查、季激励、年定级”长效治理机制,市场每日清洁、每周大扫除已成常态。18个联合执法小组定期巡查,市级部门季度评价通报,评定规范化市场20个。其中,龙桥农贸市场、藕园智慧农贸市场获评AAA级农贸市场。

《条例》实施后,遂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听报告、查现场、促整改”推动治理走深走实。如今穿行于遂宁河东新区仁河农贸市场,曾经污水横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环境好了,顾客都愿意多逛一会儿。”商户刘凤感慨道。

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遂宁还推动5个私有市场收归国企运营,遂宁市中心城区由国有公司或集体组织管理运营的农贸市场占比达62.5%。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任家渡市场,59个摊位服务5万居民,自产自销区免收摊位费,平价蔬菜惠及周边百姓。

遂宁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条例》实施情况,督促改造射洪、蓬溪、大英三县(市)城区农贸市场,让其成为群众放心的“菜篮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