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到村里 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

2020-05-18 18:00:3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毛中胜记者 赵权军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赵权军)5月14日,星期四,是蓬溪县司法局任隆司法所所长张丽梅到幸福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值班的日子。一大早,张丽梅就准备好各类法律文书,赶到工作室的群众接待窗口,等待群众前来咨询和办事。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后,打通了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贫困村的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贫困村村民有了自己的“法律顾问”

“离婚后,娃儿判给对方,现在想争回抚养权,该咋办?”春节前,村民范某某在微信留言,希望张丽梅帮她争取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权。张丽梅剖析这桩官司后,给她介绍了代理律师,代写好诉状。

幸福桥村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5月10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挂牌成立,千余名村民有了自己的“法律顾问”。“有啥法律疑问无需跑城里找,网上就能获得专业法律帮扶。”工作室成立初,200多名村民被拉进村里普法微信群,在群里除了解最新法律法规外,还有工作室工作人员发布的农村常见法律问题的解决方式。司法所干部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到工作室轮流值班,为村民提供解答法律疑问、纠纷调解、代写法律文书、公证指导等服务。

工作室强推普法宣传,给幸福桥村带来真切改变。今年大春播种季,村民一改从前就地焚烧秸秆的传统做法,将秸秆卖给专合社,变成青饲料后养牛。这样的变化,源自于油菜收割前司法干警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结合农民夜校等线下平台,向村民宣传禁烧秸秆的相关处罚法规。

“村民都晓得烧秸秆不仅污染大气,还要承担法律后果。”幸福桥村职业村支书刘晓金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成立后不仅减轻了村干部工作量,还大幅提高村两委和村民的法律知识修养。

“今日事,今日毕,村民的事不能拖”

14日上午,三凤镇跃进桥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外有几位村民排队等候,希望三凤司法所所长熊建帮忙解答法律疑难。“虽然每周来工作室值班一次,前来咨询的人多,但今日事今日毕,村民的事不能拖。”工作室的“首问责任制”,降低群众维权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2019年5月,跃进桥村村委会辟出单独房间,挂牌成立了整合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接待登记、公证办理指引等职能职责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一年多来,工作室创新普法方式,搭建“线下”+“线上”法治宣传矩阵:一方面,通过司法惠民法治讲堂、送法上门等形式开展“线下”面对面普法;另一方面,通过司法所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村通广播等媒介实现“码上学法”、“空中普法”等“线上”法治宣传。“线下”与“线上”优势互补,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调解20多起村民因土地边界、树木砍伐、口角争执产生的纠纷。熊建说,工作室致力于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传统纠纷处理方式中的法律风险,构建和谐乡村。

蓬溪县司法局局长陈俊宏介绍,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是综合各类司法行政服务的前沿阵地,“老百姓走进‘一扇门’可办理司法行政‘所有事’,不让群众因法律事务再多跑路。”司法干警到工作室办公,让各类法律综合服务进村入户,有利于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蓬溪县司法局按照上级关于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的要求,切实为老百姓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的服务阵地。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县建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个工作站、321个工作室(全县83个贫困村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将优质司法服务资源沉到基层,群众足不出村享受“面对面”法律服务。

为企业开“绿色通道”解法律困境

刘晓金与人合伙在幸福桥村搞水产养殖,项目刚起步就因村民不信任,误认为村支书搞专合社“有猫腻”,同村民每每谈及流转土地协议时屡遭闭门羹。在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司法干警的帮助下,他到县公证处完成了专合社财务公证,又在村民大会上公示,逐渐取得村民信任。后来,50亩土地的流转流协议成功签订,幸福桥村开始搞起沼虾养殖。

“规划、办证、寻求合作、产品上市等环节都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帮我们专合社解决许多‘法律坑’,补齐农村产业扶贫项目的法律短板。”谈及在村里的创业经历,刘晓金对司法干警充满感激。

为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修养,“会前学法”是跃进桥村每次村民大会的“必修课”,工作室值班人员普及的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劳动合同、财产侵权等方面法律法规都是老百姓最亟需了解的法律知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熊建和跃进桥村的法律顾问赵宏伟多次走访村里烟花爆竹厂,解决车间一线工人面临的法律问题,化解因疫情影响产生的企业用工矛盾、合同纠纷等,消除企业运行期间的潜在法律风险,全力助力当地企业复工复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