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红头文件也需要“接地气”

http://www.scol.com.cn  (2017-03-28 16:57:5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陈岳海  

3月24日的《人民日报》报道:一些省份规定,行政机关出台红头文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百姓清楚明白。在中央日益强调政府工作“透明度”、“阳光行”、“接地气”的当下,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很亲民的。

中国自古以来,官民之间都有一道很深的权力“鸿沟”,民间才有了“衙门悠深,百姓难觉”的说法。而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就必须在与百姓关系上摒弃这样存在千年的官民隔阂。但是,当今政府部门出台的正式红头文件往往出于对准确性、规范性等考虑,格式化、专业化痕迹较重,为了让公开性文件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政府的文件解读就必须是掰开了,揉碎了、用去专业化的、用接地气的表达形式来进行,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果:例如有些解读跑偏了,一些专家的“专业解读”,竟比文件本身还专业;还有的政策文件解读变成开会宣讲,照着稿子念,甚至干脆用文件语言解释文件,让老百姓云里雾里,才会出现“你不说我还懂一点,你越说我越糊涂”的调侃,这样的现象反而加剧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政府部门出台对红头文件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就是要整治这样的政策解析顽疾,让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红头文件能够真正“落地”,为群众所理解接受,让群众具体办事时能够“秒懂”政策文件。在不降低权威性的情况下,给红头文件“接地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来宣传解读,化解基层群众对政府政策文件的不理解、不放心,消除社会中对政府工作负面的“戾气”,达到“多些具体的效果导向,多些群众能懂的白话意识,让文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政策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效果。

当然,在红头文件“基层化”的同时,我们的政府部门还应提高责任意识,深入理解中央工作要求,对于有专业化、标准化的文件仍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起草处理,不能简单的“通俗语言一刀切”,让红头文件失去了该具备的公信力和权威效果,特别是针对非公开性文件和涉密文件,不能僵硬的生搬硬套,既要保证为群众“接地气”,也必须严格遵守文件纪律,确保政府工作规范运行。(李孟芯)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新闻热线:0825-2988219 微信爆料:川报遂宁)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