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跨越发展先行区”
主攻方向:产业兴区和城市亮区
发展路径:“三产联动、产城融合”
总体目标:“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遂宁经开区召开2017年度经济工作会
铆足劲头 主动作为
2017年冲刺“全省千亿园区”
2月13日,遂宁经开区2017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了2017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并对2016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和平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铆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使劲干,推动“十三五”和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为全市实现“加快发展、弯道超车”贡献坚实力量。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远新主持会议。
2016年关键词:
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2016年,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市委富民强市“七大提升行动”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持续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态势。
完成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投资52.24亿元,增长38.2%。创新项目建设模式,投资25.26亿元的全省首个非经营性PPP项目开工建设。
全年签约引进中世国际西部汽车产业园、赛伯乐(遂宁)双创中心等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86亿元。与吴江经开区、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园共建友好园区。
全年实施城市提升项目51个,完成投资29.4亿元。实施枢纽拓展计划,象山路、纵二路、横一路、遂港二路、过军大道等片区骨干道路全面完工。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投资1.3亿元完成30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全年安排财政资金8.6亿元,实实在在办好了21件民生大事。
2017年关键词:
冲刺“全省千亿园区”
会上,李和平提出经开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市委“七大提升行动”,按照“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跨越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以产业兴区和城市亮区为主攻方向,以“三产联动、产城融合”为发展路径,以建成“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为总体目标,坚持“五大并重”,力争到2018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千亿产业园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突出项目引领促进增长。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扎实抓好“七大提升行动”重点项目,全力促进“投资项目年”工作取得成效。
突出转型升级促进增长。坚持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突出创新创业促进增长。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坚持用创新思维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平台建设促进增长。以城市区域拓展和功能完善为突破口,布局产业支撑平台,提速园区整体开发,力争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
突出城市建管促进增长。坚持城市建管、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打造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
突出民生改善促进增长。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给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要坚持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两个80%”用于民生;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检验发展成果的重要依据,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完成今年任务,对提升经开区在全市发展中的地位和形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李和平强调,全区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必胜信念,保持足够定力,善于在形势变化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进一步打牢基础、补足短板、巩固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会上,黄远新对一季度“开门红”工作进行强调,要求全区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七大提升行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增强投资促进实效,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2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工业投资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消零13.5亿元,增长12%;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亿元,到位市外资金28.6亿元,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努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工作“开门红”,为全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 高婷)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新闻热线:0825-2988219 微信爆料:四川在线在遂宁)